AI 自习室:9800 元 / 年的生意好做吗?

日期:2025-08-18 20:11:39 / 人气:9


“一个学生一年 9800 元,AI 自习室的钱是不是很好赚?” 随着 AI 概念的火热,这个问题成了许多创业者和家长共同的疑问。从北上广深到四五线县城,AI 自习室如雨后春笋般冒出,宣传语里 “AI 算法加持”“千人千面教学”“精准提分” 的字眼,让家长看到了 “赢在起跑线” 的希望,也让小镇创业者动了心。但剥开高科技的外衣,这场看似完美的生意,实则藏着不少陷阱。
一、看似美好的商业模式:低门槛与高溢价的反差
AI 自习室的经营模式简单得近乎简陋:租个门面,摆上几排带隔板的格子间,采购一批学习机,招 1-2 个大学生当 “督导”,就能开门营业。收费标准也相当 “亲民”—— 一线城市每月 1500-2500 元,三四线城市控制在 1200 元以内,包年 9800 元的价格,比传统补习班低不少,很容易让家长产生 “性价比高” 的错觉。
品牌方更是把这门生意包装成 “低门槛创业风口”:“10 万开店,两个月回本”“卖一台学习机赚几千” 的宣传语,在社交平台上随处可见。加盟模式也分两种:交 3 万 - 10 万元加盟费拿品牌授权,或直接采购学习机(进价 2000 元起步)即可开张。这种 “轻资产”“快周转” 的表象,让不少外行人觉得 “这钱好赚”。
但真实的成本账远非如此。以一个 50 平米的县城门店为例,年租金 3-4 万元,装修 + 桌椅 2 万元,10 台学习机(按均价 3000 元算)3 万元,再加上水电费、督导工资,前期投入至少 10 万元。若按 9800 元 / 年的收费,至少需要 10 个稳定生源才能覆盖成本,而现实是,许多门店 “每天睁眼就赔 90 块”,甚至有人交了一年房租,只招来 1 个学生。
二、“AI” 的水分:是智能助学还是换皮刷题?
家长愿意为 9800 元买单,核心是相信 “AI” 的魔力。但走进自习室会发现,所谓的 “智能系统”,本质上就是 “升级版的刷题机”:
大部分 AI 学习系统与十年前的步步高学习机并无本质区别 —— 内置题库里的题目反复推送,学生做错了就归入错题集,再弹几道类似的题。先进一点的会加个 “知识点解析”,但也只是把网课片段剪辑后播放,有的甚至为了规避侵权,把真人老师换成卡通头像,号称 “AI 互动”。
更讽刺的是 “提分套路”:先让学生做超难的测评题(比如没学过的新题型),故意考低分;再播放简单讲解视频,接着出一套难度骤降的题,甚至重复原题。孩子轻松答对后,系统就会生成 “提分显著” 的报告,让家长误以为 “AI 真有效”。
至于宣传中 “随时问督导” 的服务,也多是噱头。督导多是月薪两三千的大学生兼职,没教师资格证,甚至连中小学知识点都记不全。他们的真实身份是销售,KPI 是推销课程或学习机,而非辅导学生。有督导坦言:“孩子哭闹着不想刷题,或者偷偷用学习机玩五子棋,我们也管不过来。”
三、盈利的真相:靠焦虑套利,而非教育价值
AI 自习室真正的盈利逻辑,不是 “帮学生提分”,而是 “收割家长焦虑”。
在 “双减” 政策下,学科类培训受到严格监管,而自习室只需工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就能经营,成了不少机构的 “擦边球” 选择 —— 把补习班包装成 “AI 自习”,既规避监管,又能打着 “科技赋能” 的旗号收费。
但这种模式的复购率极低。学生成绩是最好的试金石,一个学期下来,家长发现孩子分数没提,近视度数倒涨了 100 度,自然不会再续费。有网友调侃:“还不如让孩子在奶奶家抱个小板凳做题,一分钱不花。”
对加盟商而言,真正赚钱的不是学费,而是 “卖机器”。品牌方通过 “低门槛加盟” 吸引创业者进货,至于门店能否存活,根本不在考虑范围内。闲鱼上大量 “569 元甩卖原价 4000 元学习机” 的信息,正是倒闭门店的无奈之举。
四、结语:9800 元买的不是 AI,是幻觉
AI 自习室的火爆,本质上是一场 “高科技包装下的低水平重复”。家长花 9800 元买的,不是 AI 带来的提分效果,而是 “不让孩子掉队” 的心理安慰;创业者投入的,也不是能盈利的生意,而是 “风口致富” 的幻梦。
当潮水退去,那些靠 “伪 AI”“假督导” 支撑的自习室,终将因缺乏真实教育价值而倒下。对家长而言,与其迷信机器,不如回归学习本质;对创业者来说,教育生意的核心从来不是 “赚快钱”,而是 “真赋能”—— 这一点,AI 再智能也替代不了。

作者:星辉注册登录平台




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星辉娱乐 版权所有